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聚焦联合会动态 中社基金会公羊会救援队尼泊尔地震救援纪实(四)

中社基金会公羊会救援队尼泊尔地震救援纪实(四)

 

原题:【挺住,尼泊尔!】国粹,在喜马拉雅的那一端显威!(四)

4月29日,尼泊尔地震过后的第4天,如果说昨天我们见识了悲惨的世界,那么今天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希望。虽然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然过去,我们也听到了太多从救援大本营传来的“放弃救援”的消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周边猴庙附近,有一个工厂,150人目前只救出了30人,另外120人生还希望不大;加德满都周边一所学校,救援人员在其中搜救了整整3天,却发现无一人生还……

 

类似的让人悲伤的消息不断传到我们耳中,而更多的消息是,山区某个村落全村被夷为平地,却至今没有等到一个救援队前来救援,而更多山村更是连名字也都才刚刚被我们获悉……这样的消息不断鞭笞着我们向更远处的边远山区搜索。

 

公羊队医疗救援队今天继续奔赴各个农村灾区。第一个医疗小分队首先进入了一片坍塌的少数民族“聂瓦力”族聚集区,bugmati (蒙各玛地)村。这个村子已经被地震夷为一片废墟,有村民告诉我们,村子里已经在地震中失去了5位村民,还有100多人受伤,不少人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也将面临死亡的威胁。

于是,我们在这里开始了一天的救治工作。

 

35岁的热腾娜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在地震中她头部和腿部受伤,生存的本能让她不顾伤疼坚持冲到了安全地区。在了解了她的伤势之后,队医徐音迅速对她进行了清创和包扎治疗,让她的伤势得到了控制。

就在我们救治伤员的时候,几名尼泊尔人匆忙来到了我们的救治点,他们告诉我们,半小时前村子里刚刚有一名村民在拆除自家倒塌的房屋时,不慎摔倒,把自己的腰扭伤了。

 

跟着报信的村民,我们来到了50岁的森克尔的家中,一推、一扭,队医徐音很快就帮森克尔扶正了扭伤的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灾之后有大病的苗头,许多人因为灾区饮用水污染,患上了痢疾,70岁的桑奴玛雅大妈就是这样,我们上门时看到她已经疼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一个劲地上吐下泻。这时候我们带到灾区的特效中药“泻黄散”就起了大作用,我们现场给桑奴玛雅大妈服下了我们的特效中药,又给她包了一包带回家继续服用。喝下我们熬制的中药桑奴玛雅大妈的病症终于稍稍得到了缓解。

 

每人两片番薯干,这是我们的午餐,午餐过后,队伍来不及休整,又风尘仆仆地赶往sikaritar的anantalingeshwor municipality村,那里有六人死亡,数十人还埋在地下,另外还有21人重伤,村子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尸臭味。我们在这里又展开了新的一轮救治工作。

 

就在我们热火朝天地救治伤员时,有2个尼泊尔警察来到了我们的医疗点,他们告诉我们,由于长时间弯腰救援,他们的腰背严重劳损,已经疼得无法站直起腰来,看到我们科地·公羊队在村子里设立的医疗救助点,他们在救援间隙抽空到救助点来求助,医疗队的孙海良大夫用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为尼泊尔警察缓解了腰背劳损,让他们重返了救援的第一线。

 

整整一天时间,科地·公羊队共共医治了48位病人,其中有22名女性,26名男性,大部分是因为地震造成的外伤,也有不少人开始出现痢疾、感冒、胃肠疾病等震后伴生性疾病,而这时候,我们带去的中药就开始发挥出他巨大的作用了

 

在这个喜马拉雅山脉另一段的国度里,我们欣慰地发现,国粹中药在治疗和预防疫病、医治骨伤内伤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比我们带去的一些西药还要管用。

 

看病、敷药、煮中药汤,已然成为每一名队员的熟练工作,经过两天来的紧张实战,公羊队医疗队已经完全适应了尼泊尔灾区的救灾环境。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区缺乏大型挖掘设备以及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瘟疫、疾病和防疫药品的严重缺乏将会是灾区未来最大的挑战!

 

 

文章来源:http://news.swchina.org/trends/2015/0501/21685.s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