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0日,我会婚庆行业委员会在京召开 全国婚庆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 为了贯彻民政部召开的“民政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研讨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民政部委托我会婚庆行业委员会编制“全国婚庆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工作。我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我会副会长、婚庆行业委员会主任徐留根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徐留根副会长主持,史康宁总干事在会上代表委员会宣布成立全国婚庆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徐留根副会长任组长,杨凤执行主任和史康宁总干事任副组长,并将聘请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左佩兰、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所长郑宇英等专家担任顾问。史康宁总干事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婚庆行业标准体系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协会领导通过努力,争取到这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项目,我们要不辜负领导和行业对我们的重托,按民政部的要求,按时优质完成编制任务。
杨建昌常务副会长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他说,行业服务标准是行业发展和生存的生命线,国家把编制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委员会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把这项任务当作大事来抓,优先安排人力、物力,要成立专门的班子开展工作,同时这项工作也是对委员会工作的一个考验,我们要必须搞好,只能成功。
徐留根副会长最后总结时就编制标准体系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他说,婚庆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要体现实用性,可扩展性,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同时要完整配套。他强调要注重调研,实事求是,编制出具有科学发展观的婚庆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他还说政府把这项具有时代意义的工作交给了我们,极大地树立了委员会在全行业中的权威。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完成政府委托的重任。
2005年10月11日, 我会老年福利服务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在市地税局昌平培训中心联合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北京市养老机构涉税座谈会,这在全国养老行业与地方税收机构中尚属首次。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北京市地方税务主管局长王京华,以及宣武、崇文、朝阳、海淀、昌平、大兴七个区(县)的局长和主管局长,会上,王京华主管局长发表讲话;市地税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苏文权与会并做总结发言。
2005年10月12日,沈阳市社会工作协会成立。这是目前为止全国省会城市成立的第一家社工协会。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应邀代表我会专程参加大会,并就如何加强地方社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进程讲发表了讲话。
2005年10月13日,英国大主教、慈善事业家米勒先生来华访问。米勒先生很关注中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及其家庭助养合作项目的发展。我会徐瑞新会长、徐留根副会长亲切会见了米勒先生。充分肯定了英国关爱儿童组织及在京执行总裁罗伯特先生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2005年10月16日,由我会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共同主办,我会公益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彭佩云等领导人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的相关领导出席表彰会。
这次评选表彰活动是继 2003年首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评选表彰活动之后而举办的第二届,并从此届开始纳入由我会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十五家全国性社会团体发起的“榜样公益”系列活动。评选活动旨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弘扬社会公益精神,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支持下,经过近半年的严格遴选,在全国范围内共评出“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入围奖各10名、榜样公益特别贡献奖5名。
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是:微尘、丛飞、张兴惠、王健林、杨受成、韩雅琴、闫希军、杨本华、徐本禹、林瑞班。
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入围奖的是:朱常青、储吉旺、李汾生、黄如论、杨卓舒、陈爱莲、张颖、刘墉、杨国新、霍岱珊。
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榜样公益特别贡献奖的有:云曙碧、卿孙碧、李承国、杨金台、胡伟明。
“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候选人由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推荐、全国和各省市主流媒体举荐、企事业单位、个人推荐或自荐,由执委会办公室对材料进行审核、整理,推选出 20名入围者,将20名入围者事迹向社会公告公示并接受公众投票。按公众投票得分占总分的30%,执委会评审组评审得分占总分的30%,执委会专家组评审得分占总分的40%,综合统计得分,以排名前10位者为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获奖者。评选全过程遵循“自愿推荐、社会监督、专家评审”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
入围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 20候选者虽然岗位不同、情况不一、事迹各异,但都有鲜明的共同特点:他们都有高度的公益理念和令人感奋的崇高理想,关心、热爱公益事业,运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财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默默无闻而又奋发有为地长期从事公益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的义举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得到了社会上下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为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在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使全体人民都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就要组织规范而有效的公益救助活动,解决好社会公正公平问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社会公益团体联合举办的“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表彰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全党、全国人民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形式下,为弘扬公益精神,促进中国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贡献。
我会徐瑞新会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都是利用自己的财力、物力和宝贵的时间积极参与扶危济困、救助伤残、抗灾救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关爱老人、妇女和儿童事业,热心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展现了“不图名利、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他还指出,推动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是中国公益社团组织的重要职责。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将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宣传十大公益之星的先进事迹。号召全社会学习他们的崇高思想,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社会风气,使全社会涌现出更多的公益之星。
表彰大会后,我会将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事迹和精神,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发扬公益精神,投身公益事业,共建和谐社会的好风气。
2005年10月18日,首届国际化社区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由我会、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办、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办承办的。论坛的目的是探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中外居民居住生活本地化,实现不同国籍人士交流互动和文化融合,从而吸引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关注、参与国际社区的建设。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出席论坛。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北京市主委韩汝琦、民进中央秘书长赵光华、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张清、北京市社科院院长朱明德等参加论坛。赵蓬奇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协会发表讲话。 2005年10月19日—21日 ,由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我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2005慢性精神残疾康复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大酒店隆重召开。我会副会长、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德运、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残疾康复委员会王善澄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在大会上讲话。本次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的国际型慢性精神康复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除国内国际各地的120余位精神卫生专家、学者、康复工作者外,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7位专家也参加会议,并和10余位国内的学者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旨在为了促进慢性精神残疾者康复工作的开展,提高医护工作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唤起全社会消除偏见,关爱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早日康复,重返社会。本次会议围绕着慢性精神残疾康复者的康复医疗、社会救助、福利服务、社工介入、回归社会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并使与会代表分享国内国际上的精神残疾康复领域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展示国内外的精神残疾康复治疗的研究成果,推广国内外精神残疾回归社会的成功经验。
2005 年 10 月 18 日,我会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委员会在云南召开委员会主任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十一个省市委员会代表同志、特邀顾问及福利机构代表。会议对委员会今年的救助工作进行小结,对孤残儿童救助长效机制进行重点研讨。并取得圆满成果。
2005年10月28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社工学院院长爱德华·劳尔先生专程来我会访问,我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接见来宾。双方主要就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等问题作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中美双方在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等方面开展更多的联系与合作交换了意见,会谈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Copyright Reserved © 2016 evo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邮政编码:100037 京ICP备09025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