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日,新加坡“触爱社会服务”机构在北京天桥剧场举办为期三天的“欢乐魔术”演出,为表达他们对中国寄养在家庭的孤残儿童的关爱,中午在嘉里中心举行一个小型捐赠仪式,向我会捐赠一万美金作为家庭寄养项目款。并同时签定了4万美金的合作意向。我会王久安副会长和史国山总干事前去参加并接受了捐赠。影视界明星孙海英、吕丽萍夫妇也参加了捐赠仪式并表示担任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的爱心大使。
2005年11月2日下午,我会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星城国际大厦举行了捐赠仪式,由中国飞鹤乳业公司(美国投资并上市)由向贫困地区的10家儿童福利院捐赠了70万人民币的高级营养奶粉。王久安副会长、史国山总干事出席了捐赠仪式。
2005年11月3日,由我会主办的“两岸四地社区服务工作实务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大陆和港澳台有关社区服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包括从事老年服务、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社区工作者、专家、学者及相关负责人共200人出席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协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承办。
此次会议主要是交流和借鉴两岸四地社区服务工作的宝贵经验,通过互动研讨,使与会者能够分享经验,开拓思路,力求创新,与时俱进,为社区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会议的主题是社区服务创新与社区和谐发展。会议内容涵盖较广,包括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家庭服务等工作的创新经验介绍;社区服务达标创优活动示范案例;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社区服务与社会和谐发展。
全国政协张怀西副主席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指出这次会议开得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对于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推进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同时指出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和重点,是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和谐社区应首先和重点抓好社区服务。要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社区服务。出席会议的还有民政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领导。
2005年11月5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北京中民大厦召开了首次中国社会工作建设专题座谈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就社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如何求得发展进行专题交流和探讨,以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及其社会工作在全国的发展。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全体驻会领导,北京、上海、山东、重庆、安徽、江苏、青海、湖南、广东、吉林、广西、江西、河南、沈阳等省、区、市民政厅(局)有关领导和社会工作协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沈阳市社会福利协会,重庆市高新区石桥街道办事处以及香港救世军组织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昌主持,徐瑞新会长在会上简要介绍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机构设置、历史沿革和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各地社会工作协会的同志分别介绍了该地社会工作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开展活动的情况以及开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随后,与会人员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最后,常务副会长杨建昌会作了会议总结讲话。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
一、 与会人员对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一些地方社工协会近几年来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自 1991年成立特别是2001年重新改组以来,在协会的宗旨、任务、职能、业务范围、业务指导思想和行动要则、组织机构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思路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业务发展思路。例如协会在其下属分支机构中实行的主任领导下的总干事负责制体制,较好地解决了统一管理和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实行的“以龙头带动,多点支撑的项目运作机制”,已经初步创造出一些在全国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品牌项目等。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在市民政局和区县民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协同有关方面积极努力,在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及其认证工作的实施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探索。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积极联系到了到了国内外近一百万元人民币的赞助,为一些缺水山区人民群众安装上了自来水,为一些高寒山区群众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好评。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把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于与我国民政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相结合,在解决农村基层社区建设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安徽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以后受政府的委托,承办了不少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解愁的事情。还有一些省、市的社会工作协会也在成立很短的时间内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当地党委政府与群众的好评。
二、 关于社会工作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必要性。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党和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为在现代国际社会普遍实行的,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加强和发展社会工作,建立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队伍,发动广大社会工作者及其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去帮助那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在弱势地位的人们,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其客观和现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及其一些省、市的社会工作协会已经或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做了一些很重要的开创性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 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建立了社会工作协会,有些正在筹备建立。但整体而言,无论从组织体系上还是业务活动体系上都还很不完善。社会工作及其专业组织建设的现实状况还很不适应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其中有各层级社工协会自身努力不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各地对社会工作这一现代行为科学及其社会作用还不甚了解,因而重视不够。为此,会议希望各层级的社工协会和社会工作者要加大社会工作及其社会作用的宣传,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
三、 关于我国社会工作的职能定位问题。会议认为发展社会工作就是为了引进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更好的服务于民政工作和党和国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当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于中国情况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那么,我们各层级社会工作协会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职能任务呢?这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逐步确立。近年来民政部提出和推行的社会福利社会化、构建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区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表明民政工作在向社会工作领域拓展。现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各地社会工作协会所从事的活动业务很难说就是将来的业务活动范围。但是,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工作应当主要是民政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或者说是发动社会力量来做民政工作。根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和各地社会工作协会的探索实践,与会人员比较一致的认为: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应当是社会工作协会的首要职能任务。从 2002年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就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调研探索,现已提出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建议方案上报政府有关部门社和批准。这项社会事务应当有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来承担。
二是社会福利方面的职能任务。这其中之一是福利机构特别是社会办的各类福利机构服务的工作;之二是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在民政部实施“明天计划”后,今年初民政部把贫困家庭孤残儿童的救助工作交给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来承担。这也应当是各层级社会工作协会理应承担的社会职能;之三是康复医学工作;之四是福利企业的工作,带有行业管理的性质,该行业有不少问题也确实需要在中央层面上有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维权的组织帮助其向有关政府机构呼吁。
三是服务于婚姻家庭方面的职能任务。民政部现在只有一个半人在管这项工作,显然管不过来。我们就来协助政府做这方面的工作。婚庆服务行业管理的工作我们已做了两年,也初步摸索出了一些管理经验。婚姻介绍行业这些年来一直比较混乱,需要加以规范和整顿。不久前民政部委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研拟提出婚庆和婚介这两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建议方案。这也应当是一项应由各层级社会工作协会来承担的社会职能。
四是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任务。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其中的主要任务是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社区服务的研究和推动工作、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等。而各层级的社会工作协会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为城乡基层社区建设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
五是社会公益方面的职能任务。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推出的“榜样公益”系列活动项目,包括已经举办了两次的每两年一届的“全国十大公益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每年一度的“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和正在筹备中的用以表彰优秀公益活动项目“社会公益示范工程”。这一项目活动已受到民政部和工、青、妇等许多中央部委及许多全国性公益团体的响应支持,并已初步在全国产生了相应品牌效应。就目前看来,我国各层级的社会工作协会也应当以上述业务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
四、 要突出社会工作的社会性和民间性。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到各地社会工作协会的人员构成看,大多数是来自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退休人员。会议强调指出:我们要做好社会工作协会的工作,一是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原来行政工作的惯性。因为社会团体的性质特点在于桥梁纽带作用,最主要的色彩就是联系社会。因此,我们各层级的社会工作协会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社会性和民间性,甚至要跳出民政看社会。二是要从思维方式上转变,不能停留在原来行政工作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惯性思维上。三是要转变工作职能。不能再以民政部门的职能来设计我们的工作,而应该从社会层面,发动社会力量来推动民政工作,以民政工作的延伸和补充的角色定位来设计社会工作。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社会和人民群众所需要的社会服务领域很多,我们要不断根据社会和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开拓新的活动领域。
五、 一定要迎着困难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工作这一现代行为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普及还存在着诸多困难。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社会工作在我国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一定要迎着困难上,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取得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当前我国各层级的社会工作协会除了前述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能外,我们党传统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打下了许多重要基础。社会工作可以与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之路。
六、 要把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尽快实施起来。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 2004年7月,国家出台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这个《标准》的颁布,为该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这项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瓶颈”,也是我们工作的突破点。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委的支持,把这项关系到社会工作职业化、正规化建设的大事尽快实施起来。
这次会上,大家对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以及全国社会工作的组织和业务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一致建议全国各层级的社会工作协会之间要加强联系联络;要促进和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工作组织网络建设;要加强项目的合作等。
2005年11月16日,我会企业公民委员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届“最佳企业公民评选表彰活动”和“企业公民论坛”也同时举行。这个旨在加强和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机构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开始走出单纯的经济盈利模式,转而以一种经济和社会责任兼具的群体形象出现于世人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领导出席本次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以企业公民委员会名誉会长的身份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2005年12月中旬,我会与用友财务软件公司(财政部指定软件)合作开发“非盈利财务管理”软件专版项目,并自2005年10月份起作为(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试点单位。通过试点,力争2006年1月开始在全国二十六万个社会团体推广、执行。用以为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2005年11月16日上午,我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责任中国、和谐社会”论坛。企业公民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刘京,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杨伯宁,以及政府官员、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专家、企业精英、香港相关机构代表,分别以“掀起中国的企业公民运动”、“强化公司责任,提升企业软竞争力”等为题,共同就中国企业公民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现状、趋势、理念、问题和对策等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广泛探讨和交流。180人的坐位到场近300人,论坛场面热烈,掌声时时响起。
Copyright Reserved © 2016 evo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邮政编码:100037 京ICP备09025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