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8月4日下午, 我会接待了来访的美国南加州大学代表团 ,双方就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和社会工作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和交流。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是学历教育。我国目前有130多所大学设立了社工专业,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与此同时,现有的社会工作者中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社会工作的教育背景。美国南加州大学介绍了美国方面的经验和规定,美国的社工教育和资格认证是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的社会工作院系都加入了全国的社工认证委员会,在学生毕业的同时获得资格认证,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社工领域工作。如果学院没有取得全国委员会的资格认证,其毕业的学生就不容易找到工作。
双方还就社会工作远程教育、在中国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了友好磋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出席会谈的有杨建昌常务副会长、徐留根副会长、李德运副会长、赵蓬奇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南加州大学社工学院院长玛露莲 -费琳、副院长玛丽恩-瓦格纳等。
2005年8月5日, 我会接待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代表团, 双方就两地社会工作经验和开展公益慈善事业的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交流,香港社联行政总裁方敏生向徐会长了解了我会近几年的工作情况,表示了高度赞许,她说:中国社工协会近几年作了很多的工作,也开展了很多活动,去年在广州的社工论坛也很成功。内地和香港的互动对于加强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要,香港的社会工作特点很灵活,内地的社会工作前景非常广阔,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徐瑞新会长和杨建昌常务副会长分别就当前的社会情况和中国社工协会的自身情况进行了分别阐述。
2005年 8月5日,由我会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人民网联合举办的 “全国第二届构建和谐社区高层论坛” 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工作者、政府管理机构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者围绕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以及新社区工作形式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与会者认为,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窗口,把握了社区就很大程度上把握了社会。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包含了社会的基本信息,社会的生活需求、利益关系、群体矛盾、阶层结构和运行逻辑等在社区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因此社区是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石。
与会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中,城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各地区党委、政府应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城区工作的主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和谐社区建设。一是把服务群众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点,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大力开展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二是把居民自治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三是把维护稳定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建立群防群治体系、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妥善处理社区内部矛盾;四是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加强和改善党对社区的领导,发挥党员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会者认为,在社会发展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应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工作形式。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管理规章,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合力。
2005年8月5日—9日,我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 全国医院管理第四次学术交流会议。 我会副会长、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德运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隋吉平、市民政局长王凤云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乌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李东亮、副局长左燕青,北大人民医院教授王宏宇、乌鲁木齐友谊医院院长、教授朱元春出席了会议并作精彩的学术报告。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干事汤发亮、副主任田维才出席了会议并主持了学术交流会。
这次会议来自全国各类医院共 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共同关心的医院改革问题、医院管理、医院经济、医院文化、民营医院的发展、医疗事故的避免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会议还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召开了护理学组会议,进行了医院管理学组的改造和换届。
会议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对民政医院、民营医院和社会医院的改革,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了政策建议性建议。
2005年 8月12日,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全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 “2005中国婚博会第二届北京结婚展” 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我会徐留根副会长出席婚博会并为开幕式剪彩,我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在展会上做了<<都市婚礼的流行趋势和如何打造完美婚礼>>的讲座。委员会在三天的展会中共接待近1400余人的咨询。在展会上做了“新婚消费调查”,共收回近800张调查问卷。委员会的会刊—“婚指南”,编辑部在展会上向业内人士和观众发放了10000余册“婚指南”受到了业内人士和新人们的欢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的很多会员单位在展会上设了展台。8月14日晚九点历时三天的“2005中国婚博会第二届北京结婚展”落下帷幕。本次展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005年8月17日,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代表团一行28人在美国社工协会主席兼国际社工联北美地区副主席贝雷团长的带领下访问我会, 我会徐瑞新会长对贝雷先生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问候。徐瑞新会长作了中国社会工作情况概述:徐会长指出,中美两国的社工代表能够坐在一起交流是很有必要的,美国的社会工作历史很长,中国起步较晚。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搭建政府与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弘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近几年协会开展了爱心献孤儿大型公益活动; “榜样公益”系列活动,其中“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在社会上的反响强大,相继开展了慈善家排行榜,在启沃慈善,奉献爱心上给人们极大的鼓舞;“爱心2008”的工作开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目前一些爱心人士已经伸出友爱援助之手。但从整体上讲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中国目前还没有正式社会工作者。希望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能为中国的社会工作提供一些先进的模式和管理方法,两国在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前景。我们非常欢迎美国社工协会的来访。
美国社工协会主席贝雷先生也发表了热烈的发言,贝雷先生介绍,美国的社会工作协会成立由 50年了,目前美国一共有153000名社工认证者,全美各州共有56个社工分支机构,在社会保险、法律、慈善、选举等方面设有专门的委员会。本届重点工作是努力消除贫困、艾滋病、致力发展教育等。贝雷主席说:刚才徐会长的讲话,我们知道中国社工协会近几年作了很多工作,我们也很受鼓舞,希望中美双方能展开更广泛的交流,互通有无。
杨建昌常务副会长也发表了热情的讲话,杨会长指出:我看到代表团里面有九十一岁高龄的社会工作者也有二十几岁的年轻的社会工作者,所以 社会工作是一个长寿的事业,也是一个青春的事业。社会工作在欧洲有 100多年的历 史,在美国有 50几年的历史。社会工作主要是为困难群体和生活贫困的人群提供爱心和帮助,所以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救济和慈善。社会工作者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培训,我国有130所大学做社工培训,但我国的教育和实践是分离的,我想美国代表团来有一个合作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中国的社会工作,比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问题,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比如资金怎么来,美国的很多公益慈善组织的运作模式,还有社会工作的教育问题。我希望中美双方要加强今后的互动与交流,美国代表团来中国,我们中国也可以派代表团去美国。
会谈双方在友好愉快地气氛中交流,并就如何加强今后的合作和如何联合发展社会工作教育等系列问题发表意见,另外针对上述问题达成签署谈话备忘录的初步意见,会议由徐留根副会长主持。参加一同会见的还有李德运副会长、马学理副会长、赵蓬奇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久安副会长因有事未能参加。我会所属的社工学院的代表同志也一同参加会见。下午代表团还参观了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并和有关人员就如何办好社工学院交换了意见。
2005年 8月18日,由我会主办,由内蒙古东方和平理想家庭联合会、我会婚姻家庭工作部、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共同承办的 “和谐文明家庭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论坛,以“构建和谐文明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主题,目的是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婚姻家庭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宣传普及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婚恋观、家庭观,弘扬中华民族家国天下、仁爱兼修、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建设和谐文明家庭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理论研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探索。
与会专家陈光耀、巫昌祯、杨大文、王震宇、赵春福等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前提。中华民族重视家庭、关爱家庭,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家庭发生巨变,人们追求男女平等,追求婚姻自由,追求和谐幸福,追求家庭生活质量,对推动社会进步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家庭难免受到负面影响。离婚率上升、婚外恋现象、重婚、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问题给政府和社会造成新的压力,对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造成了不利影响。家庭政策和家庭项目应当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当今和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努力巩固家庭的基础地位,大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会副会长、秘书长赵蓬奇宣读了本次论坛通过的《关于争创和谐文明理想家庭的倡议书》,倡议全国亿万家庭行动起来,争创和谐文明理想的家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出席了论坛,民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张印忠、徐瑞新会长、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等人先后发表讲话,会议由杨建昌常务副会长主持。
2005年8月30日,香港社联政策建议及国际事务业务总监蔡海伟先生专程拜会我会,并与我会赵蓬奇副会长兼秘书长交流了香港及内地的社会工作开展情况。会谈中蔡总监表示,中国社工协会近几年做了很多的工作,开展了很多项目,社会反响很大。香港方面非常愿意和中国社工协会一道,在社会公益领域开辟一些的新的工作,香港方面愿意把香港的社会工作经验分享给中国社工协会。
Copyright Reserved © 2016 evo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邮政编码:100037 京ICP备09025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