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社工在留守妇女入户摸排时发现郑阿姨,郑阿姨下肢残疾,不能行走,语言能力较差,常年蜗居在不到10平方的屋子,家里只有一张床,家具简陋,卫生状况及光线较差,生活起居由其妯娌照顾。社工向村民政干部及其邻里了解到其丈夫已20年不归家且与家人失去联系。郑阿姨育有一子,26岁,常年在外,收入不稳定,与家庭联系较少。社工希望通过专业的服务,组合多元力量,构筑爱的支持网络,帮助郑阿姨度过难关。
二、预估分析
通过与郑阿姨妯娌、村民政干部、妇联干部、邻里谈心及入户需求调研,社工做了预估分析即郑阿姨的主要需求体现在:1.身体健康方面:需要一定的营养摄入,增强疾病抵抗能力,减少残疾带来的身体痛苦。2.生活照顾需求:日常仅由其妯娌照顾,其妯娌已70余岁,力不从心,需要其他的照顾力量。3.心理需求:需要来自家庭的关心和支持,增强其活着的动力与信心。4.家庭关系:增强与儿子的联系,密切亲子关系。5.经济保障:迫切需要政府与社会的补贴与资助支撑家庭、6.社会支持:需要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帮扶。
三、服务目标
(1)总目标:构筑爱的防护网,持续发力与跟进,让郑阿姨感受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关心,树立生活信心。
(2)分目标:1.办理低保,获取持续家庭补贴 2.构建非正式支持网络,在经济上、精神上给予支持3.联系上郑阿姨儿子,引导其履行赡养、照顾义务。
四、服务计划
1.发动社会资源,寻找经济资助与补助。
2.引导其妯娌多与其谈心,缓解孤独与寂寞。
3.与村干部商量为其协调办理低保。
4.联系其儿子,引导其回乡照顾母亲。
五、理论支持
1.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难,使其更好的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在本案中,社工需要把郑阿姨与其家庭作为服务对象来开展服务,劝导其儿子回归家庭,增强郑阿姨与其儿子的情感联系,恢复家庭对郑阿姨的情感支持功能。
2.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认为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可以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会工作服务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为郑阿姨提供两个方面的帮助,一方面以社工掌握的社会资源为郑阿姨提供直接的帮助,满足郑阿姨当前比较迫切的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帮助郑阿姨补足和扩展其非正式支持的社会网络,如来自家庭的支持、邻里、妯娌的支持等。
六、服务过程
1、办理低保。社工发现此案例后就一直积极协调村民政为其办理低保,但是办理低保需要申请农村低保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家庭必须是当地农业户籍且在当地常住。由于郑阿姨的户口没有迁到男方,并且户主也非郑阿姨,所以办理低保的进程一直很慢。考虑到这条路无法走通,社工又与村民政商量从郑阿姨原籍入手申请,但户主是阿姨哥哥,其哥哥以孩子上学会被人看不起、程序麻烦等缘由拒绝,至此低保之路再与坎坷。最后我们决定再试一试,集合镇派出所、社工记录、村开设证明等,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将郑阿姨的所有材料上了低保平台,等待最终的审核。
2、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社工链接莆田市慈康医院入户开展精神评估,为其申请救助金提供病例支撑;链接莆田市飞得更高爱心协会、城厢金盾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等爱心志愿协会入户开展爱心慰问、卫生清洁并为郑阿姨争取到每年一千的资助金;链接城厢区残联、城厢区红十字会开展入户核查,为其争取到每年5000的救助金;链接爱心社会人士捐赠轮椅(郑阿姨因腿部长期残疾已萎缩,无法使用),但其妯娌也对我们的善举表达了感激;与邻里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定期与郑阿姨谈心,获取邻里支持。
3、恢复家庭功能,构建“心”家园。从接案开始,社工最先想到的是向公安部了解其丈夫的情况,如果能够劝其回家照顾郑阿姨是最好的结局,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公安部门那边仅仅能了解到其丈夫并未再娶妻,其他信息受法律约束无法核查。因此我们将生活照顾的方向转到郑阿姨儿子。经过多次与郑阿姨妯娌谈心,社工终于要到了郑阿姨儿子小东(化名)的联系方式。那时正处莆田疫情爆发防控时期,社工积极引导小东回乡看望母亲 ,并通过微信、电话、面谈等方式说服其回家。在社工的多番劝导下,小东回到家做起了淘宝,这样既能达到协助照顾其母亲的目的,也未让小东失去经济来源。
4.结案。社工链接各方资源,构筑多元支持网络,经过为期一年的努力,使郑阿姨及其家庭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减少、生活也能得到照顾,亲子关系得到改善。结案后,社工也将继续与小东保持联系,持续关注郑阿姨的健康状况并鼓励小东多与郑阿姨谈心,缓解郑阿姨心中的孤寂与苦闷。
七、案例评估
整个个案服务时间近一年,在服务过程中,社工整合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尽可能减轻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社工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劝导郑阿姨儿子回归家庭,构建家庭支持网络,增强情感支持,减轻照顾压力。在个案结束后,被服务对象郑阿姨及其家庭都对社工表示了感激与肯定。
八、专业反思
1.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提前做好入户沟通。在链接社会慈善资源过程中,协会及爱心部门企业的资金资助都是需要入户核实的,这导致一拨又一拨人员入户探访,周边邻居也过来围观,在一定程度上对郑阿姨及其妯娌家庭造成困恼,因此在个案服务中一定要提前做好入户沟通,尽量选择案主能够接受的方式,减少负面效应。
2.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轻易许诺。社工最初设计解决长期照顾问题时因没有其儿子联系方式所以优先考虑到最近的幸福院安置,但入院费用高,在和其妯娌沟通中,社工并未认真考量幸福院的实际情况就给出安置计划,给了郑阿姨家人希望最后却没有实现,使其家人徒增失落感。
3.巩固已有改变,持续跟进个案。目前在经济方面、照顾方面、心理支持方面都构筑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支持系统,社工应当持续跟进小东的态度,关注各协会每年的资助情况和低保的领取情况,避免“一股热”“一阵风”情况发生,鼓励小东善于运用已有的社会网络更好的帮助郑阿姨。
(莆田市阳光家庭服务中心 邱水兴 督导:徐志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