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鲁甸100天征文选登:鲁甸音乐心理救援日记(7)

陈俊伊 2014-12-29 13:22   evo视讯游戏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本文为中国社工协会服务队陈俊伊投稿。作为一名音乐治疗师,作者从专业的角度,以日记的形式见证了音乐疗法在鲁甸灾区救援过程中的显著效果。“我的鲁甸100天”征文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欢迎各队积极投稿!

“狮子心”是一个由动态的欢歌笑语、音乐舞蹈到静心回归内在的系列活动,这个活动我做过很多次,参加活动的人群有大学生、咨询师、企业高管、话务员、一线工人、高三学生等,每一次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受、参加活动的人会带来不同的故事,我要发现和调动这些故事中的积极资源、引导所有人利用这些积极资源来帮助他们自己,今天的活动也是如此。在热身和活动的前半部分,有了唱歌跳舞这块“敲门砖”,老乡们欢歌笑语不断,后半部分的静心不可避免地碰触到失去亲人的伤痛,第一个开始流泪的是一位失去多位亲人的大姐,后来是一位失去儿子、儿媳和孙子的婆婆,后来所有的老乡有的低头不语、有的默默擦去眼角流下的泪。第一个流泪的大姐抹干眼泪用红色的彩笔画了一幅画:一条河、一个人、一座山,指着自己的画对我说:“这是我们的家,前面是河、后面是山,山上的石头掉下来把家全埋了,我们家死了好多口人,我想他们……”说到这里,大姐已是泪流满面,我本能地走到她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拍拍她的后背,此时任何语言都是暗淡的。大姐顿了顿,再一次抬起胳膊用袖口抹去脸上的泪、直起身子、清清嗓子说:“尽管这样我还是要坚强地活下去,我只有坚强活下去才对得起你们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想方设法让我们开心和快乐。”老乡这样识大体、顾大局的话语能够刺激到我们心中的满足感,但更会有担忧,就是连日来大伙儿讨论的我们来这里做什么的话题,绝不仅仅是想方设法让老乡们开心和快乐,而是帮助他们靠自己的感受和力量找回他们本来就有的、让自己更好地生活的积极资源、找回他们被灾难吓跑的、潜在的巨大的能量。我让他们回顾今天的活动、回想他们欢声笑语的瞬间,仔细看看他们快乐的本能、勤劳勇敢的本能,她们用力地点头。一位67岁的婆婆和另外一位大姐对我们说,甘家寨有四个姓氏的大家族,每家都死了很多人,活下来的就剩下他们这些人了。我说你们是延续这四个大家庭的希望、必须勇敢和坚强,他们眼神坚定地说:“嗯!”。最后,大家拉起手、用力地握紧身边的人,坚定、大声地喊“加油”。结束的时候,尽管眼角的泪花还在、鼻子的酸涩感还在,但很多人直奔水池去洗掉泪水,我相信他们会坚强和勇敢,难过了哭个痛快、哭完了笑对人生。

图十五 67岁的甘正芬婆婆拉着我的手聊了好久,我觉得这些年纪大的人们都是这里的宝贝,他们坚强勇敢、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图十五 67岁的甘正芬婆婆拉着我的手聊了好久,我觉得这些年纪大的人们都是这里的宝贝,他们坚强勇敢、年轻人会做得更好

回鲁甸县城的路上,很少晕车的我感到胃里阵阵翻滚,我知道这是情绪作用下的植物神经器官反应,老乡们的敞开心扉让我调动了几乎身上所有的细胞去聆听和感受,对治疗师来说也有很大的能量消耗,是个“体力活儿”!活动进行前还有点担心老乡们特别是老人讲方言会听不懂,现在脑海中时不时地飘来老乡们说话的语音语调足以证明我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语言,并且可以和婆婆们坐下来亲近地聊聊家常。今天的活动让社工和老乡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接下来的日子我打算多花些时间走进帐篷里和老乡们聊聊天,继续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帮助老乡们渡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想起下午活动中大家还分享到有唐山、汶川地震中走出来的热心人来到鲁甸问候他们、给他们鼓励,他们也会勇敢地生活下去,将来也要一样去鼓励其他经历灾难的人。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呀!我很感动。

图十六 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社工和乡亲们的体验,令人难忘

图十六 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社工和乡亲们的体验,令人难忘

图十七 在鲁甸,社工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图十七 在鲁甸,社工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上一页 1... 56789...16下一页

  • 微博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