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社工”服务已成为福利院响当当的服务品牌

2018-10-25 09:31   长沙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在社工的“助力”下,福利院的老人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图为今年重阳节当天,社工、志愿者通过精心组织的文娱活动,陪老人欢度节日。

微信图片_20181025093106

在社工的“助力”下,福利院的老人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图为今年重阳节当天,社工、志愿者通过精心组织的文娱活动,陪老人欢度节日。

有了社工们的帮助,孤残女孩孙午有了一场属于个人的钢琴音乐会,脑瘫女孩丽丽圆了多年的“作家梦”……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全员社工”服务理念已成为响当当的服务品牌。作为福利院里的温暖“新生力量”,社工们通过更专业、更精准的服务,让福利院的孩子、老人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

用心服务,他们送去温暖关爱

“黄慧怎么还没来?”黄奶奶(化名)是生活在福利院的一名失智老人,记不起亲人名字的她,却能准确地喊出常常陪伴她的一名社工的名字。

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有600余名像黄奶奶这样的寄养老人,其中大部分是失智失能老人。从2006年起,福利院就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配备专职社工,并于2009年在养老育幼一线科室设立岗位社工,同时开始倡导“全员社工”服务理念。

黄慧是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总务科的一名办事员,考取了社工师资格证的她,也成为福利院众多社工当中的一员。她经常查找资料了解失智失能老人群体的特征,一有时间就陪老人聊天,并定期为老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让老人玩得开心、笑得开心。

专职社工蒋意毕业后,一直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社工部任职。从业5年来,她重点开展个案服务逾20例、小组8个、社区活动40余场,成为孤残儿童的“知心姐姐”、孤寡老人的“暖心孙女”。她发起“寻找拾梦人”社工服务项目,帮助脑瘫女孩丽丽顺利圆了“作家梦”。在她的努力下,丽丽的励志故事还被编成剧本、排成情景剧搬上舞台,唤起社会更多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全员动员,人人争当“服务员”

为推动“全员社工”理念进一步深入,今年以来,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又出“新招”:针对岗位社工和已取得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称并享受该职称待遇但未在社工岗位的人员(以下简称“聘用社工”),专门制订“专业社工+聘用社工+岗位社工”联动机制服务方案。

根据该服务方案,社工部将制订服务计划,发布服务需求,岗位社工、聘用社工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服务,如志愿者接待、个案服务、小组服务、项目服务、活动协调、资源链接等,为社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目标。同时,该方案要求,岗位社工、聘用社工根据服务需求及时认领,全年参与服务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确保服务质量和时效。

“人人皆社工,人人都服务。”据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福利院全员社工通过“送营养餐”“微心愿认领活动”“读报陪伴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面向全院服务对象,“一对一”进行服务,直接受益服务对象达500人。截至目前,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已核实登记“全员社工”培训(讲座)73人/次,服务时长约520个小时;17名聘用社工、10名岗位社工参与“全员社工”专业服务中,27名聘用(岗位)社工已全部启动社工服务与培训学习。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