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心语:我与社工“谈恋爱”

2015-04-15 11:02   evo视讯游戏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是一名青少年社工,不知不觉,我已经与社工相处了两年,如果加上大学的四年课程,原来从了解到相处已经有六年的时间。虽然自己依然是社工行业中的菜鸟(新人),但是我觉得自己还在“追求”社工的道路上。

作者:黄俊豪

不知不觉,我已经与社工相处了两年,如果加上大学的四年课程,原来从了解到相处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不过我觉得自己还在“追求”社工的道路上。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看到社工这个新兴的行业(虽然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但是相对于香港来说,只是一名幼儿),人们刚开始的时候都不了解,更不用说去关注,就会“盲目地去追求它”,最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大家分手了。看到报道上说流失率这个名词,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好奇、很无奈,但慢慢地就有些麻木了。就像恋爱那样,两个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双方的优缺点,从而觉得大家是否能够继续相处下去。其实从事社工也与谈恋爱相似,从事一段时间后,你会在理想与馒头之间选择,在各种各样的原因徘徊,如薪酬、职称、性格等等,让你决定能否与社工继续相处下去。

把从事社工与谈恋爱相比,可能会有些勉强,一个是工作,一个是生活,可能两者没有什么联系。我觉得觉得两者都需要经过了解、追求与相处这三个阶段。因此我会把社工比喻成“谈恋爱”(本人并不是恋爱高手,只是从服务中得到一些感想而已)。

了解,对于一名在校修读了四年专业课程的社工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我自己虽然修读了四年,说真的在这四年里,我对它都不是很了解,都是在追求中加以了解)。但是对于非本专业的社工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不过大部分社工的悟性高,他们都能够在追求或相处中了解;而小部分社工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来认识(如同学朋友的介绍、政府的宣传、电视剧中社工的形象、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简介等等)。当你从各种途径中了解了社工,被社工的魅力所吸引后,你就开始进入下一阶段。

追求,当然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追求你心目中的社工(这里指的是领域,青少年、家庭、长者、司法等等),你会不断的武装自己,上网查找实习或招聘信息、查阅各类的社工书籍、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特长等等,通过寻找一个平台(社工组织、机构)尽可能把自己的优势在社工面前展现出来。当你成功地踏进这个平台后,你就能够跟心目中的对象相处。

相处,在这个阶段中,你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可能会带有消极的一面。

在工作中,大家会有共同的价值观、技巧指引着前进,能够让你感受到“助人自助、生命影响生命、灵魂感到灵魂”的魅力。看到服务对象的成长、个人的兴趣特长得到发展、有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有一个追求共同目标的团队,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个案、小组、社区活动,让你对社工的了解越来越深,从而让你们相处得更好,而且越走越远。

相反,在工作中,难免也会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外在因素的影响,父母的不理解、薪酬待遇、成就感不足、晋升空间少等等。当然也有内在因素的影响,性格不合、个人发展、婚姻等等(当然也有人,不管男女依然跟社工相处,而且还能够定为终身),导致最后与社工分手了。“矛盾”是正常的,在相处过程中,有时候会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如个人价值、专业伦理等等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会因得不到理解而沉默(如服务对象、合作方的不理解等),有时候会感到迷惘(如服务上陷入困境、自我发展与定位等等),因此需要“双方”的支持与理解。

理想是丰满,现实是骨感。当你在了解与追求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它是很美好的,可能会觉得它是自己的心目对象;当你真正地与它相处后,你就需要考虑的更多更多了。恋爱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大家都需要共同付出,当大家在某方面不能相互满足、相互促进时,分开是难免的事情。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追求与理想,不管你将要从事社工行业、正在从事社工行业还是离开社工行业,只要你对社工有信心、有希望,当你准备好了,就去追求它吧!

本文为网友投稿,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投稿,发表您的观点。

我们的投稿方式:您可以登录网站在首页右侧点击投稿或者发送邮件至edit@swchina.org,我们会择优选登,让更多人与您一起分享观点、传递智慧。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姜妍

  • 微博推荐

 

 
Baidu
map